周末正在外面买菜,娃儿爹来电,说,清华学堂失火,烧了。
清华学堂始建于1909年,是1911年清华学校开课时的第一栋教室楼。当时的学校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学堂的西半边作教室,东半边是毕业班的学生宿舍。1925年,清华停办中学改办大学,在清华学堂里设立了国学研究院,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人才,清华学堂这座建筑也因此平添了浓重的国学文化色彩。
我们在学校那阵子,清华学堂是全校的“机械制图”教室。“机械制图”是工科学生入学第一年的必修课之一,所以几乎每个清华人都在那里“混”了不少日子。学堂的教室和校园里所有其他教室都不一样。学堂有两层,门,窗,地板和楼梯都是木的,加上天花板很高,走起路来“咚咚”直响,每到上课下课那骨节眼上,十七,八岁的小青年们小跑起来听上去更是铿锵有力。上课的时候呢,楼下同学能听到楼上同学挪桌子的声音,摇椅子的声音,掉铅笔的声音。。。如果哪间教室提前2分钟下了课,那么全楼的教室里都立马开始收拾书包:)。
有一段时间特喜欢去学堂晚自习。制图教室的桌子都很大,要摊开1米多长的大图纸那种,和桌子配套是像bar stool那样的高脚凳子,跟那儿一坐很是气派。学堂门口是那时清华最大的一片草坪,草坪四周绿树成荫,从春天到夏天,傍晚的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花香,槐花,丁香,月季。。。结果一个晚自习经常有一半的时间在外面喂蚊子。有一段时间班上流传学堂附近“艳遇”不少,于是乎学堂的自习座位顿时紧俏起来:)
我们毕业以后,据说清华学堂被学校研究生院进驻了。
后来回国探亲,返到学校都会去学堂看看。
前阵子沉迷于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里面有不少学堂的镜头,倍感亲切。
明年百年校庆,正蠢蠢欲动计划前往,兴奋中居然已经设想好了学堂拍摄的N个角度,结果出这么一岔儿,很是心痛惋惜。
清华学堂始建于1909年,是1911年清华学校开课时的第一栋教室楼。当时的学校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学堂的西半边作教室,东半边是毕业班的学生宿舍。1925年,清华停办中学改办大学,在清华学堂里设立了国学研究院,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人才,清华学堂这座建筑也因此平添了浓重的国学文化色彩。
我们在学校那阵子,清华学堂是全校的“机械制图”教室。“机械制图”是工科学生入学第一年的必修课之一,所以几乎每个清华人都在那里“混”了不少日子。学堂的教室和校园里所有其他教室都不一样。学堂有两层,门,窗,地板和楼梯都是木的,加上天花板很高,走起路来“咚咚”直响,每到上课下课那骨节眼上,十七,八岁的小青年们小跑起来听上去更是铿锵有力。上课的时候呢,楼下同学能听到楼上同学挪桌子的声音,摇椅子的声音,掉铅笔的声音。。。如果哪间教室提前2分钟下了课,那么全楼的教室里都立马开始收拾书包:)。
有一段时间特喜欢去学堂晚自习。制图教室的桌子都很大,要摊开1米多长的大图纸那种,和桌子配套是像bar stool那样的高脚凳子,跟那儿一坐很是气派。学堂门口是那时清华最大的一片草坪,草坪四周绿树成荫,从春天到夏天,傍晚的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花香,槐花,丁香,月季。。。结果一个晚自习经常有一半的时间在外面喂蚊子。有一段时间班上流传学堂附近“艳遇”不少,于是乎学堂的自习座位顿时紧俏起来:)
我们毕业以后,据说清华学堂被学校研究生院进驻了。
后来回国探亲,返到学校都会去学堂看看。
前阵子沉迷于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里面有不少学堂的镜头,倍感亲切。
明年百年校庆,正蠢蠢欲动计划前往,兴奋中居然已经设想好了学堂拍摄的N个角度,结果出这么一岔儿,很是心痛惋惜。
青葱一下。翻出一张发黄的老片,扫描的。弹指一挥间,马上就是20年。
(没有征求老同学意见,所以先让他们都蒙一层面纱:)
4 条评论:
老梁在世
又要哭多少眼泪
话再说回来
老梁在世
大火都没机会肆虐!!
维修
尽然成了摧毁
仙M,握抓。
在大干快上的今天,所谓“维修”,无非是当权者花国家的钱给自己的“业绩”书加几行字而已。校庆就校庆嘛,去折腾百年学堂干什么?!对我一个普通小女人,校庆本是大家精神上的聚会,现实中却总有一些人迫不及待要夸张炫耀(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好愤青啊)。为了自己献宝来“维修”学堂,有几个会像老梁那样来宝贝这些“破”房子?
学堂肯定是老梁的宝贝。当年1925年刚开始国学研究院的时候,他老爹梁启超就在学堂里讲学。建国初期,老梁做清华建筑系系主任的时候,建筑系系馆就在清华学堂。
记得《梁。林》纪录片里,他们的女儿回忆妈妈的时候说,幸亏他们妈妈S得早,要不然赶上文化大革命,依林的性格,肯定不会有啥好下场的。我想说的是,幸亏老梁没有活到现在,要不然那老心脏肯定是倍受煎熬的。
这张老照片里的你好可爱,这么一看更觉得大娃象你了。
他豆菲姨,我前两天翻出这张照片来的时候,也很有同感啊:大娃的某些神态蛮像我当年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