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弹得真好!听得我。。。又着急了,心态实在不容易摆正。
娃娃自娱自乐顺便让捕光捉影的老妈自娱自乐又顺便让爱乐者们有机会愉快地鼓掌俺觉得,这就是从音乐中俺们能获得的最好的了多多的学校里贴了不少钢琴老师的广告贴好几张呢,每张的介绍都有亮点没几天,张张底下的电话号码都被扯掉了有一天我去接多多,进去的时候看人贴了新贴我一看,也是钢琴老师的广告不同的是,他专门注明:给学生为RCM的考试作准备RCM,不止是多村,差不多是加拿大学音乐的“最高”学府了好家伙,等我把多多拎出来,底下的电话号码已经撕得差不多了多多他们学校,偶们都属于少数民族这么一品味,挺好玩儿的吧?:P偶们也时不时在RCM里的集体课和camp里东混西混,真的是混混得最好笑的一次,小丁在里面高唱Johann Sebastian Bach专业老师不遗余力的鼓掌突然觉得偶们这种混一混了事的人是不是太浪费可贵的音乐资源了
V妈,没有啦。你们小V还小嘛。不是谦虚哈,我很实话实在地说,一小溜儿的小朋友们上去弹,我家大娃就是个中等。我倒是没有多少压力,大娃也不是有音乐天分的孩子,俺们只要能自娱自乐就保本啦,所以,老妈我的目标比较简单:只要娃能坚持下来就好。我觉得呢,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如果不是传说中的天才,那成果基本上就是取决于坚持的程度。我正汗ING。。。每天斗智斗勇地希望娃能坚持下去。
刚回了V妈的帖子,看到仙M的这段。我就不含蓄地把憋心里的话说出来哈。仙M,你家娃在音乐艺术方面比大多数同龄孩子都敏锐,加上你们小两口子都是很文艺的人,你大胆地让娃去尝试吧,我能预感到,他们很快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的。关于老师,对于比较追求完美的孩子,我觉得最好找比较追求完美的老师。
杏J,有你这样的心态学习就是乐趣我觉得你做的比我好很多因为你已经在山里了,还保持这样的心态我们还没进山呢,保持这样的心态就很容易多多也是个普通孩子他倒是从小就跟着爹妈瞎听,这也是真的我也喜欢他弹一弹琴拉一拉小曲我也相信会有不少乐趣,也许还会有不少痛苦?:P我们老两口还是打算多熏他几年说好了集体课里几样乐器先混它一圈的这才混了一样,第二样还要等到3月份我们对娃娃们在音乐上的期望:Appreciate等到能够如愿以偿熏它一圈,哪怕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再focus其中一样来学,只要兴趣在,就行昨天晚上听广播,一个1979年生的小有名气的女高音到了15岁才开始学习唱歌的,当时她混迹于校铜管乐队前两天看一位已故澳大利亚歌剧女高音的生平洋洋洒洒很多介绍,里面提到她的母亲,也是美声歌手她就坚持小朋友们不必专业训练,熏就可以了所以一代歌剧女王在18岁(?)前没有受声乐训练,你说奇人不是?不过这两个例子很极端哈,她们名字上的光环也不是俺此刻说话的原因哈而是这两位女高音的经历为偶们老两口的歪理撑了腰:是“天才”,就不会被“埋没”能够被“埋没”的,就不是传说中的“天才”我觉得自己现在说话这么容易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站在“此山中”希望哪年哪月进了山,还能做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仙M,能先熏好了当然是高境界。反正我是见好老多的,这么大点的孩子,善于思考,还善于表达,难能可贵。再加上有一双会熏的爹娘。我是想熏也熏不上不啊,现在整个儿是娃在熏老妈:)我听前辈们说,不懂音乐的家庭大多都是给娃先弹钢琴,因为相对来说钢琴入门最容易,最容易帮助学习乐理,至于几年后,娃有自己的偏好,想玩啥玩啥,那就完全由着他了。
杏J,我也不懂哈我也是听当钢琴老师的朋友这么说过,钢琴易入门不过多多这些group class和camp都是介绍性质的,根本不入门的,简直就是扫盲:D
说起来我家最高级的'音响设备'居然是本人的车里, LY 喜欢Chopin的很多Valse, 最爱李云迪的"Fantasie Impromptu". 经常车到了家, 停在车库里自己呆在车里还要'陶醉'好一阵才进屋.-:D 这次演奏会听到他的偶像小哥哥弹起一首他很熟悉的Chopin, 那份惊喜和崇拜啊.:D 老妈我感动得真有点眼底犯潮了. 所以, 非常非常同意要'熏'. 话说回来, 我觉得学乐器该开始的时候还是应该开始, 如果弹钢琴的话,小孩子肯定是有优势的. 另外说到所谓的'Talent',我觉得很多时候也难免被overrated. 小孩子我看只有真正自己学了, 经过了一定的艰苦磨练, 如果有一天他真的能 'get it', appreciate it, 才会更加enjoy.LY现在每周两次课我都不陪上, 但是经常听到他汇报老师跟他聊起点弹琴之外音乐之内的话题, 看起来师徒两人很有点chemistry, 非常高兴看到老师不是光专注于培养弹琴的工匠.感觉自己为人父母, 是不是有时侯自觉不自觉会focus在孩子'学到了什么'上过多? 是不是应该更在意孩子感受到了多多...? 音乐也好, 绘画也好, 是非常powerful的东西, 又有非常多的相通之处, 那种无以言表的感受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大年初一给姐姐们拜个年!陶醉的LY太好玩儿了!又看到“漏风期”的LY顶着一顶杨子荣帅呆呆!
发表评论
9 条评论:
大娃弹得真好!听得我。。。又着急了,心态实在不容易摆正。
娃娃自娱自乐
顺便让捕光捉影的老妈自娱自乐
又顺便让爱乐者们有机会愉快地鼓掌
俺觉得,这就是从音乐中俺们能获得的最好的了
多多的学校里贴了不少钢琴老师的广告贴
好几张呢,每张的介绍都有亮点
没几天,张张底下的电话号码都被扯掉了
有一天我去接多多,进去的时候看人贴了新贴
我一看,也是钢琴老师的广告
不同的是,他专门注明:给学生为RCM的考试作准备
RCM,不止是多村,差不多是加拿大学音乐的“最高”学府了
好家伙,等我把多多拎出来,底下的电话号码已经撕得差不多了
多多他们学校,偶们都属于少数民族
这么一品味,挺好玩儿的吧?:P
偶们也时不时在RCM里的集体课和camp里东混西混,真的是混
混得最好笑的一次,小丁在里面高唱Johann Sebastian Bach
专业老师不遗余力的鼓掌
突然觉得偶们这种混一混了事的人
是不是太浪费可贵的音乐资源了
V妈,没有啦。你们小V还小嘛。
不是谦虚哈,我很实话实在地说,
一小溜儿的小朋友们上去弹,
我家大娃就是个中等。
我倒是没有多少压力,
大娃也不是有音乐天分的孩子,
俺们只要能自娱自乐就保本啦,
所以,老妈我的目标比较简单:
只要娃能坚持下来就好。
我觉得呢,
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
如果不是传说中的天才,
那成果基本上就是取决于坚持的程度。
我正汗ING。。。
每天斗智斗勇地希望娃能坚持下去。
刚回了V妈的帖子,看到仙M的这段。
我就不含蓄地把憋心里的话说出来哈。
仙M,
你家娃在音乐艺术方面比大多数同龄孩子都敏锐,
加上你们小两口子都是很文艺的人,
你大胆地让娃去尝试吧,
我能预感到,他们很快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的。
关于老师,
对于比较追求完美的孩子,
我觉得最好找比较追求完美的老师。
杏J,
有你这样的心态
学习就是乐趣
我觉得你做的比我好很多
因为你已经在山里了,还保持这样的心态
我们还没进山呢,保持这样的心态就很容易
多多也是个普通孩子
他倒是从小就跟着爹妈瞎听,这也是真的
我也喜欢他弹一弹琴拉一拉小曲
我也相信会有不少乐趣,也许还会有不少痛苦?:P
我们老两口还是打算多熏他几年
说好了集体课里几样乐器先混它一圈的
这才混了一样,第二样还要等到3月份
我们对娃娃们在音乐上的期望:Appreciate
等到能够如愿以偿熏它一圈,哪怕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再focus其中一样来学,只要兴趣在,就行
昨天晚上听广播,一个1979年生的小有名气的女高音
到了15岁才开始学习唱歌的,当时她混迹于校铜管乐队
前两天看一位已故澳大利亚歌剧女高音的生平
洋洋洒洒很多介绍,里面提到她的母亲,也是美声歌手
她就坚持小朋友们不必专业训练,熏就可以了
所以一代歌剧女王在18岁(?)前没有受声乐训练,你说奇人不是?
不过这两个例子很极端哈,她们名字上的光环也不是俺此刻说话的原因哈
而是这两位女高音的经历为偶们老两口的歪理撑了腰:
是“天才”,就不会被“埋没”
能够被“埋没”的,就不是传说中的“天才”
我觉得自己现在说话这么容易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站在“此山中”
希望哪年哪月进了山,还能做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仙M,
能先熏好了当然是高境界。
反正我是见好老多的,
这么大点的孩子,善于思考,还善于表达,难能可贵。
再加上有一双会熏的爹娘。
我是想熏也熏不上不啊,
现在整个儿是娃在熏老妈:)
我听前辈们说,
不懂音乐的家庭大多都是给娃先弹钢琴,
因为相对来说钢琴入门最容易,
最容易帮助学习乐理,
至于几年后,娃有自己的偏好,
想玩啥玩啥,
那就完全由着他了。
杏J,
我也不懂哈
我也是听当钢琴老师的朋友这么说过,钢琴易入门
不过多多这些group class和camp
都是介绍性质的,根本不入门的,简直就是扫盲
:D
说起来我家最高级的'音响设备'居然是本人的车里, LY 喜欢Chopin的很多Valse, 最爱李云迪的"Fantasie Impromptu". 经常车到了家, 停在车库里自己呆在车里还要'陶醉'好一阵才进屋.-:D 这次演奏会听到他的偶像小哥哥弹起一首他很熟悉的Chopin, 那份惊喜和崇拜啊.:D 老妈我感动得真有点眼底犯潮了. 所以, 非常非常同意要'熏'.
话说回来, 我觉得学乐器该开始的时候还是应该开始, 如果弹钢琴的话,小孩子肯定是有优势的. 另外说到所谓的'Talent',我觉得很多时候也难免被overrated. 小孩子我看只有真正自己学了, 经过了一定的艰苦磨练, 如果有一天他真的能 'get it', appreciate it, 才会更加enjoy.
LY现在每周两次课我都不陪上, 但是经常听到他汇报老师跟他聊起点弹琴之外音乐之内的话题, 看起来师徒两人很有点chemistry, 非常高兴看到老师不是光专注于培养弹琴的工匠.
感觉自己为人父母, 是不是有时侯自觉不自觉会focus在孩子'学到了什么'上过多? 是不是应该更在意孩子感受到了多多...? 音乐也好, 绘画也好, 是非常powerful的东西, 又有非常多的相通之处, 那种无以言表的感受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大年初一给姐姐们拜个年!
陶醉的LY太好玩儿了!
又看到“漏风期”的LY
顶着一顶杨子荣
帅呆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