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星期一

致爱丽丝

13 条评论:

springgarden 说...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springgarden 说...

大娃弹得太棒了,忍不住浮出水面夸一下。:))))

多村的好妈

忙里偷闲 说...

好妈,稀客稀客,欢迎欢迎:)

谢谢好妈鼓励。老妈我也不懂,但觉得大娃的弹奏有很多细节还需要polish,可这孩子没有那个耐心。不知道是不是年龄不到位的缘故,我是希望他大一些后能对细节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大娃说,表演用的钢琴和自己在家的练习用的钢琴手感很不一样,pedal也比家里的硬,所以很多地方的dynamic不如平时表现得好。

Joanna 说...

好听!
这是我女儿最爱的一首曲子,但老师说她还没到水平练整首曲,好象我们这里要到5级才弹的。

忙里偷闲 说...

V妈,小孩子练琴真是很挑的,遇到自己喜欢的曲子练起来比较有干劲,所以现在大娃的老师一般都会几首曲子里让他选自己喜欢的练。

我们老师不送学生考级,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娃在哪个水平,都稀里糊涂地弹:)

mRiver 说...

大娃好棒!
我最近给我女儿换了钢琴老师。新的老师从基本功改起。指法,姿势,手臂放松。。一个简单的曲子要弹好,达到要求还真不容易。看大娃弹得这么优雅,自如的样子,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境界呀!! 我回去给女儿看看。杏妈你以后一定多贴一些啊。

忙里偷闲 说...

谢谢LHH喜欢。

我自己不会弹钢琴,但我一直特别相信好的基本功是必需的。有了好的基本功,接下来的训练会事半功倍,孩子也相对容易坚持一些。我得感谢大娃的前一个钢琴老师,对基本功抓得很狠,给他垫定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不过,小同学练习的时候也不时犯懒,play sloppily。老妈我是见到一次纠正一次,决不手软:)

mRiver 说...

看来大娃的启蒙老师不错, 为什么还换呢?

忙里偷闲 说...

LHH,对不起,周末忙着和飓风战斗,没有能够及时回复:)

大娃离开前一位钢琴老师客观上是因为老师搬家了,我们不得不换老师。

但事实上在老师决定搬家之前,她就多次“撵”我们走了。她从小受过很严格的钢琴训练,又专门学习过儿童心理学,所以和孩子们互动很好,我能感觉到大娃在她指导下的进步很明显。但教了一年多后,老师就开始撵我们走了。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 "suburban teacher",虽然钢琴弹得不错,但不是professional,所以一定要把我们推出去找professional piano teacher. 老妈我开始一直抗着,觉得孩子有进步,和老师又有chemistry,就不麻烦再找了。老师一度对老妈我“恨铁不成钢”,最后一走了之,把我们彻底"dump"掉了。想来老师当时肯定背地里嘀咕:可怜的大娃啊,怎么遇上了这么个懒妈?!:)。

大娃现在的老师是一个professional。

因为看见你上面谈到你们刚给女儿换了老师,所以share the story with you:)

mRiver 说...

大娃前一位钢琴老师真是很不错呢!非常难得。
我们这儿换老师还真是麻烦,新老师怕得罪旧老师, 犹豫了好半天才收. 稍好点的学生,老师自己都想留,哪有主动赶你走的.

Pima 说...

我外行,觉得大娃弹得很好听!而且姿势很优雅!

doudou feifei 说...

Alan弹得太好了,我记得他和我家豆差不多同时开始学琴的,可这差距不是一点两点呀。豆也特别喜欢这首曲子,可是老师只肯教他简易版的,她说整首曲子弹下来要7级。Alan每周练琴多长时间?我家的坚决不肯超过每天半小时。

忙里偷闲 说...

谢谢阿姨们喜欢,这是对大娃很大的鼓励!

老妈我确实是不懂弹琴(咱小时候没有那条件不是),所以主要都是靠老师带路。我一般也就是politically correct地问一下老师孩子最近有没有进步。对娃我也是这么要求的:只要keep making progress就行了,快点慢点都无所谓。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阶段性,肯定不是线性的。

Alan练琴也不积极,目前被老妈说服了从每天30分钟增加到40分钟,40分钟一到人家就弹簧一般地离开琴凳。40分钟的练习时间对他现在的曲子来说应该是不够的,但我觉得我家这娃根本还不够成熟,给他加时间肯定要反抗的:)。我目前的想法是,暂时不加时间,但40分钟必须有效率。Alan练琴80%以上的时间我都要坐在旁边的,虽然老妈不懂弹琴技巧,但可以在“方法论”上给予指导不是:),尽量每次练琴都有一点收获,让娃自己能感到进步,也就能多一点点动力。否则,练琴真的是很枯燥啊:(。

另外,我们老师的理念是要定期地把娃拎出去晒一晒,到公众场合弹一弹。每次音乐会,从准备到表演,一路下来,无论的是演奏技巧还是孩子的心智,都会有个step up。这一点我也很认可。

嗯,摸着石头过河,大家一起交流吧。咱既不能太苦了孩子,也不能太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