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年级刚开学不久,大娃从学校回来说,以后想参加学校的交响乐团(我们这里是4,5年级的学生才有乐团),准备开始学习。难得娃主动要求上进,老妈赶紧答应去张罗:)。
找提琴老师花了些功夫。娃们学钢琴的那家music school主要由两个俄国钢琴老师做顶梁柱。String instrument老师比较弱,来来走走,基本上没有稳定的,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属于打酱油的:)。跟music school的老板谈了几次,他也无奈,苦于没有合适的string instrument老师。老妈当然不愿意娃一开始就去打酱油,没辄,继续找,继续等吧。其间,大娃一直特纠结:是学小提琴呢?还是学大提琴?老妈“冷酷”地对娃说:娃啊,别纠结了,咱找到什么老师就学什么吧。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纠结也是白搭,不是吗?:)
从9月到12月,有的老师commute太远,有的老师太忙,经多方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老师,教大提琴的。这个大提琴老师实际上是老妈托娃的钢琴老师挖来的,他们都是音乐圈的,一方面钢琴老师对对方的音乐水平有所鉴别,另一方面钢琴老师对大娃的情况很熟悉,所以推荐过来的老师比较靠谱。与大提琴老师见面,人家提了两个要求: 1)来一次只教一个孩子太少,至少要两个孩子或更多。正好老妈知道另一个朋友也在给孩子找大提琴老师,互通有无,条件1轻松搞定;2)每堂课至少1小时。本来老妈怕孩子吃不消,打算从半小时开始,以后再视情况逐渐加时,未遂,就从了。于是双方约定新年后开始开课。大娃被选择了学大提琴:)。
接下来是找琴。真难为了琴盲老妈,两眼一抹黑地开始折腾。一开始租琴是肯定的,因为实在是一无所知啊:)。正好年底圣诞节休假在家,老妈先在网上恶补了两天提琴基本知识,同时把周围有点说法的乐器店收集了7,8家。然后给乐器店挨个打电话,talked, talked and talked,一圈下来基本行情有数了。接下来,拉着娃去了两家试琴,新年前抱了只琴回来。
从那以后,天天的学琴练琴血泪史就不多说了,此处省去5万字。。。你懂的:)
一年过去了,记录一下“后果”吧:)
1)大娃已经换了第三把琴。开始是1/4 size, 半年后(去年夏天)换成1/2 size, 一年后(去年圣诞)开始用3/4 size。这3/4 size的琴算是老妈吐血买给他的圣诞礼物,大娃终于有属于自己的琴了,希望3/4 size的坚持用两年。
2)大娃当初学琴的初忠也达到了:进了学区的交响乐队(其实谁都可以加入:)。当然大娃还是比较努力的。去年11月,刚加入乐队两个多月,大娃被选中参加州里今年3月份的一个大型String Music Festival, 全学区4所学校6个名额,大娃的学校只有他一个。另外,前两星期收到学区乐队老师的message,在5月份的学区学年演出上,大娃获得了唯一的一个cello solo机会。小朋友正在积极练习中:)
3)一年前收了大娃做第一个学生的大提琴老师现在已经有8,9个学生了:)
1) 大娃上课,老妈手闲掐皮。结果music school的老板把这张皮要去做学校的广告了:)
2)大娃在去年的圣诞演出中
3) 大娃去年summer camp时,the first solo,很青涩,很跑调:)
2 条评论:
学cello好啊。 俺家的在wyso play violin, 好多孩子都Play violin, 但缺少cello,开了几个session 鼓励violin 的孩子转cello. 可惜俺家的觉得cello 太大,不好handle,不肯学。Cello晋级要比violin 快很多的。
杏儿是在费城吧,费城也有很好的youth orchestra,有没有叫大娃去试试?
新妈,我们是在费城边上。费城附近有不少很好的交响乐团,但我现在还没敢把娃往那边推。主要是怕懒妈付不起那时间和精力。
CELLO是个头大。大娃刚开始纠结的时候就特担心自己HANDLE不了,我跟他说,不用担心,现在他个子小,妈妈会帮他,等以后个子长大了就不是问题了。另外,我们的校车不能CARRY CELLO,所以大娃每个星期学校有排练的那两天,我们都得开车接送。
发表评论